2015/12/20

剪黏藝術欣賞(五) - 劍潭古寺

劍潭古寺屋頂上的剪黏
劍潭古寺的歷史上朔到明崇禎七年(1634年),1773年(清乾隆38年)劍潭古寺創建,本位於劍潭山南麓,即現在的圓山飯店、基隆河畔一帶。日據時期1923年(大正12年),由陳應彬主持重修,擴建為三殿式,由當時老照片可以看到當時的建築是典型的台灣清代寺廟格局,屋頂的裝飾形式和我們台灣許多同時期的寺廟非常相像。
劍潭古寺老相片
圖片出處:
台灣記憶-日治時代台灣圖像寫真

劍潭古寺在日據時代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為擴展其帝國主義,在今忠烈祠的位址以擴建台灣神社為由,強迫將劍潭寺遷移到大直北安路的山邊。雖名為古寺,現在的建築據記載是在民國六十五年(1976年)才悉數建設完備的新建築,不過這次的修建是由寺方出資參考歷史資料與相片整修,所以呈現的應該是往日原有的面貌,不過規模已經縮小許多。
現在的劍潭古寺全貌

我雖
久聞劍潭古寺其名,但即時曾經在附近上班多年都沒有去過,直到上個月才終於前往拜訪。古寺是一座很精緻的建築,整體沿襲了閩南式廟宇建築風格,斜斜翹起的脊角線條優美並且講究精工裝飾。不過因為我對剪黏藝術一直有偏愛,所以一眼就看到屋頂精美的剪黏絕對是大師的作品。我特別請教寺方的管理人員,他說明剪黏的作者是曾參與台北大龍峒保安宮修復工程的潘坤地大師,難怪這些作品的佈局、用色與保安宮的剪黏確實非常相像。 
剪黏裝飾-喜上眉(梅)梢
孔雀和佛教的故事有連結,因此這裡用到孔雀作為內容
剪黏裝飾-牡丹,麒麟,鳳(三王圖)
牡丹為百花之王,麒麟為百獸之王,鳳為百鳥之王,故稱三
剪黏裝飾-局部
在台灣屋頂的剪黏工藝通常出現道教與孔廟(儒)建築,佛寺的屋頂通常只有簡單的雙龍寶塔或雙龍搶珠,劍潭古寺特別之處在於這是台灣佛寺裡少見有這麼豐富剪黏的建築,如果只看屋頂說不定會誤認為這是一間道教寺廟。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劍潭古寺的剪黏藝術。
雙龍寶塔的寶塔下方的剪黏是「觀音收大鵬」的故事
西施脊右側,請注意有兩尊天王像
西施脊左側,有另兩尊天王像
南方增長天王(手握寶劍);北方多聞天王(手持寶傘)
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西方廣目天王(手纏一條龍)
鰲魚(龍頭魚身,取材自魚躍龍門的故事)
鰲魚
屋頂牌頭的位置有四組以觀音和佛祖的故事為主體的剪黏作品,反映出劍潭古寺的宗教屬性。
這四組觀音和佛祖的故事,需要各位同好提供名稱。
佛祖拿傢俬,打斷貪嗔癡


附:觀音收大鵬的故事(取材自吳勇練先生臉書貼文)
相傳宋仁宗便衣訪賢以保江山,途中遇到蝙蝠精,大鵬鳥適時出現救了仁宗卻沒有受封賞。於是前往皇宮要求受封鳥王"鳳凰",仁宗恍惚間以為是妖怪便將大鵬射傷。大鵬一怒變成假的仁宗皇帝大鬧皇宮。最後由包公審理真假皇帝,包公誤判要斬真皇帝,在刑場要斬首時遭土地公出手相救。觀音怕大鵬鳥繼續危害百姓於是將牠收服留在身邊。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佛教四大天王裝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