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7

交趾陶

葉王交趾陶作品「憨番扛厝角」- 台南佳里震興宮
葉王交趾陶作品「憨番扛厝角」- 台南佳里震興宮

「交趾陶」在台灣被大量用在寺廟的裝飾,與「剪黏」並為最重要的寺廟裝飾工藝之一。交趾陶是一種多彩、低溫燒製鉛釉軟陶,因大量用於寺廟裝飾,也稱「細仙尪仔」、「廟尪仔」。不過交趾陶因為不容易燒製且製作成本較高,因此剪黏也成為一種取代品,但是在台灣發展至今卻各有特色。

「廟尪仔」-鹿港文武廟墀頭水車賭
台北保安宮正立面 水車賭
一對獅子交趾陶-台北保安宮左側偏門匾額的支撐造型


交趾陶發展過程
「交趾陶」舊稱「交趾燒」,是以低溫燒製而成的多彩釉軟陶,它的形成年代不明,但是可以確信的是最晚在道光年間引入本省南部。交趾陶融合了繪畫、雕塑、釉彩、燒陶等工藝技術於一身之陶工藝。早期屬於廟宇及其他傳統建築的裝飾物件,各個匠師所製作的交趾陶通常都具備豐富的造型、色彩以及民間故事題材,常作為建築物身堵、水車堵、墀頭以及屋頂的裝飾品。
「八仙」-潭子摘星山莊正門身堵大型交趾陶作品
大型交趾陶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術。匠師完全憑經驗捏好各小件陶土,經過燒製後再拼接(貼)上去,若不近看還不容易看出接縫。

交趾陶的製作難度很高,所以自清朝道光年間至今的一百五十多年間,真正名傳後世的匠師為數極少,其中以葉王的成就最受推崇,以及第二代在台灣頗負盛名的洪坤福。我將會以專篇來介紹這兩位大師的交趾陶作品

臺灣交趾陶工藝自清代由大陸閩、粵一帶的工匠傳入,部分匠師來臺施作乃至落地生根,並將技藝傳授給本地的徒孫。由於製作難度很高,所以自清朝道光年間至今的一百五十多年間,真正名傳後世的匠師為數極少,其中以"臺灣本土第一位文獻可徵的交趾陶名師葉王"成就最受推崇,以及在日據時期受聘來臺的泉州匠師柯訓、洪坤福一派,他們在臺開枝散葉,授徒甚多,除了交趾陶外,亦兼擅剪黏、堆花,是維繫臺灣傳統寺廟藝術脈絡於不墜的匠幫集團。
葉王交趾陶作品「八仙」- 台南佳里震興宮
台北龍山寺後殿東西兩側門牆的交趾陶龍虎壁雕塑為1920年匠師洪坤福的作品。
左側龍堵,龍首碩大威嚴,翻騰於雲紋之間。
右側虎堵,猛虎瞪睛,作下山狀,生氣盎然。

台灣交趾陶的發展始於葉麟趾(葉王),而在嘉義地區後期對交趾陶有極大貢獻的林添木,基於對傳統工藝的疼惜,不願交趾陶工藝失傳,而公開一生交趾陶釉藥研究成果,並傳習弟子,因此延續交趾陶的命脈。兩人皆為嘉義人,因此目前嘉義縣、市均將在交趾陶作為地方的文化特色來加以發展。嘉義市從八十六年起就開始舉辦「交趾陶藝術節」並設立交趾陶館,於八十九年五月十三日正式開館啟用,而著名的「板頭村交趾陶藝術村」也就是在嘉義縣的新港鄉。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板陶窯」交趾陶童趣作品

交趾陶製作方法
交趾陶既然是一種工藝藝術,它的製作方法自然有一定的程序。交趾陶的製作過程,是以白土、金門土、木節土等混合,用雙手及竹篦將陶土片貼合、修飾,先經過一千多度高溫素燒,再以粉釉細土著色,使其絢麗,再經八百至九百度窯燒,由於陶土塑性好、收縮大,高溫容易破裂,因此製作不易,塑造題材則以花鳥、人物、走獸為主。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交趾陶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臺灣交趾陶特展網站對於整個製作交趾陶的過程有非常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請前往瞭解。



交趾陶「孫真人點龍睛」-南投藍田書院
近年新翻修的的廟宇大量用交趾陶和淋燙剪黏來裝飾-[淡水清水祖師廟]

交趾陶是台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藝術,可惜早期台灣尚未形成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在民國六十年代左右,許多廟在整修的時候都直接將建築物拆除重建,而匠師們精心製作的交趾陶就在這過程中毀於一旦,因此早期匠師留下來的交趾陶偶越來越少了。至於現代興建或修建的廟宇,則已經有專門的公司從事交趾陶寺廟設計,用比較工業化生產的方式大量製作廟宇使用的裝飾元件,由於成本的考量,以這種方式裝飾的廟宇已經成為一種模式,甚至連最早因成本相對較便宜而作為早期交趾陶替代品的剪黏,現在也漸漸消失在近代興建的廟宇中。另一方面交趾陶也經地方的推廣逐漸在生活裝飾上佔有一席之地,不至於因老匠師凋零而面臨失傳。
交趾陶生活飾品,現在成為台灣常見的工藝品伴手禮。





參考資訊: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台灣寺廟的屋頂裝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